当前位置:首页 > 唯美句子 > 正文内容

局部代整体的修辞手法,局部代表整体的修辞手法叫什么

tyi456BNML2周前 (05-09)唯美句子4

一、什么叫借代修辞手法

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也叫做“换名”。其中,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做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体。

借代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特征代本体

指的是用借体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

(1)风筝花花绿绿,各式各样,有“老鹰”,有“鹦鹉”,有“仙鹤”,有“蜈蚣”……

(2)“原来你家小栓碰到了样的好运气了。这病自然一定全好;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着呢。”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鲁迅《药》)

二、专名代本体

是指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作借体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如:

(3)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4)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三、具体代抽象

指的是用具体事物代替相关的抽象事物。例如:

(5)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用小米加步枪,打垮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6)模范不模范,从西往东看,西头吃烙饼,东头喝稀饭。(赵树理《老杨同志》)

四、局部代整体

就是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代替本体事物。例如:

(7)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鲁迅《一件小事》)

(8)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的一条。

借代和借喻的区别

借代重在事物的相关性,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借体和本体之间仍然有直接的关联;借喻重在事物的相似性,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借体和喻体之间就不再有任何关联。例如:

(1)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么?(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2)恶意的批评家在嫩苗的地上驰马,那当然是十分快意的事;然而遭殃的是嫩苗--平常的苗和天才的苗。(鲁迅《未有天才之前》)

上例(1)中用借体“袁世凯”代替本体“印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二者之间有明显相关性,是借代;例(2)中用喻体“嫩苗”代替本体“天才和常人”,二者之间只有相似性,是借喻。

欢迎采纳

二、局部代表整体的修辞手法叫什么

局部代表整体的修辞手法叫借代。

解析:

借代一般是类似于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局面或情况,使句子更形象具体。

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借代词为名词。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化繁为简,并且要让文义通顺。

此时的通俗的说,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借代与借喻有相近的地方,都是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但它们的性质却完全不同。

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

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

借喻可以改为明喻,借代则不能。

借代的本体与借体之间有实在的关系,一般地说,这种关系还是相当密切的。

借喻的本体与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事物,人们不过根据它们之间具有的相似点,通过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三、萦青缭白的修辞手法

运用借代修辞手法。以颜色特征代本体事物,“青”代“青山”,“白”代“白云”。原句出自于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永州八记》。

原文: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白话译文:

它高高低低的态势,又显得高低起伏,有的像是蚁穴外隆起的小土堆,有的像是蚂蚁洞,千里之遥如在尺寸之间,聚集收拢,重叠到一起,没有逃脱隐藏的。萦回着青山,缭绕着白云,与遥远的天际相接,环看周围,浑然一体。然后才知道高峻独立出众的西山,不能跟那些小土堆相比。

这景象多么旷远浩渺啊,我好像与弥漫于天地之间的大气一道存在,而不能了解它的边际;这景象多么广阔壮观啊,我好像与大自然一道游览,却不知道它的尽头。

扩展资料:

艺术特点:

1、紧扣题目,选材独特。

独辟蹊径,少提西山,却是一切为了“西山”。游览的方式便也顺理成章,其一“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这表现出的是随意,无目的性的特点;其二,“披草而生,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觉而起,起而归“。

2、构思精巧,结构严谨。

开始先概写平日游览之胜,继而再写西山之宴游,在这里作者采用曲折入题的方法,欲写今日始见西山,先写昔日未见西山;欲写昔日未见西山,先写昔日得见诸山,即先写未得西山之游,然后笔锋一转,折入始得西山之宴游。铺垫充分,转折自然,说明西山之游,既是昔日游遍诸山的继续,又是一系列新的宴游的开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始得西山宴游记

四、文言文修辞手法及特点

1.高中古诗文修辞手法有哪些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修辞手法的运用是相当普遍的。

又如“求全责备”这—成语,其中“求”与“责”处于相应位置,由此可推知“责”就是“球”的意思。一。

(《江南逢李龟年》)其中“见”与“闻”互补见义。当窗以取亮,故习惯上称之为“互文见义”,而且比较容易理解领会,这里重点介绍两种不太常见且理解起来有点困难的修辞手法,是古汉语中—种特殊的修辞手法。

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中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又打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下句省去了“开我西阁门”。两句要表述的意思是:打开东阁门在床上坐坐,才能完整地理解其要表达的意思;如只从字面理解,不但不能完整而准确地把握其要表达的内容,还会令人百思而不得其解。

下面结合常见的一些诗文来具体谈—谈互文的具体应用。“迢迢”“皎皎”互补见义。

两句合起来的意思是“遥远而明亮的牵牛星与织女星啊。一般而言,像比喻、夸张在高中古典诗词中,崔九堂前几度闻。

如“迢迢牵牛星。这样可以从己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其中的“用”和“以”处相应位置,由此可推知“以”就是“用”的意思;也并非在崔九堂只闻歌而不见人。

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其上句省去了“坐我东阁床”。

全句是说对着窗户照着镜子梳理云鬓并帖上黄花。 1,其上句省去了“皎皎”,下句省去了“迢迢”。

即“迢迢”不仅指牵牛星,亦指河汉女;“皎皎”不仅指河汉女、拟人、设问,对镜以整容,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从这个角度讲与“变文”是—致的,这种互文的特点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组或句子里,处于相应位置的词可以互释.岐王宅里寻常见。

这类互文是容易理解和掌握的,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其二是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炼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中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所谓“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反问、排比等都常见、彼此映衬才能现出其原意,并非“理云鬓”只当窗而不对镜,亦并非“贴花黄”只对镜而不当窗。

4.日月之行。即“(当年我)常在岐王与崔九的住宅里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亦指牵牛星!”这类互文,只有掌握了它的结构方式,并非在岐王宅只见人而不闻歌、互文。

“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其—是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同上)其中“当窗”与“对镜”为互文。

表达了木兰回到久别的家中的欢喜之情,结合起来表示—个完整的意思。 3,以收到言简意繁的效果。

理解这种互文时,必须把上下文保留的词语结合起来,使之互相补充,若出其里。(《观沧海》)其中“行”与“灿烂”互补见义。

即“灿烂的日月星汉之运行均若出于沧海之中”。并非日月只运行而不灿烂,也并非星汉只灿烂而不运行。

2.文言文常用修辞手法

文言文常用修辞手法

(1)、借代。文言文中,借代修辞格运用的相当普遍,如果按字面翻译,往往会造成误解。如:“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这里的“布衣”在古代不给理解,因为古时平民多穿麻布衣服,用这一特征来代事物本身,是一种借代。如果不了解这一点,按字面译为“穿布衣服的人”,后面的“不以臣卑鄙。”(不因我地位低、见识浅)就会使人产生疑问:“穿布衣服”,怎么就“地位低”呢?在翻译时对这类地方应采取意译的方法,加以复原(译为“平民百姓”),否则往往会使人莫名其妙。

(2)、互文。作为一种修辞方法,互文在文言文中也较为常见。这类句子,在内容上前后互相补充,常常可以收到言简意中的效果。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原意本是“不因有外物环境和自己遭遇的好坏而高兴或悲伤”,这里的“喜”,不仅指“物”,同时也指“己”,悲不仅指“己”,也指“物”。

(3)、委婉。在语文表述中,为了某种需要,对某件事情不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是换一种说法,这就是委婉。文言文中委婉修辞格常用于外交场合。如赤壁之战中,曹操给东吴下战书,“今治水军八十万从,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这就是一种委婉说法。明明大兵压境,杀气腾腾,却故意说得十分轻松自在。对这类句子的翻译,则一定注意保持原文的修辞色彩。

(4)、讳饰。讳饰实际上也是一种委婉,往往是由于人的忌讳而改变了说法。如对于“死”,帝王死叫“山陵崩”、“宫车晏驾”、“千秋之后”,老百姓死则称为“填沟”,了解这些说法的真正含义,才能准确地翻译文言文。

网址是:

里面还有很多!

3.文言文八大修辞手法是什么

一)比喻文言文的比喻与现代汉语的比喻一样,有本体和喻体,也有比喻词,当然,有的只出现喻体,有的没有比喻词。

例1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o项羽本纪》)译文:如今人家好像是厨房的刀和砧板,我们好比是放在砧板上的鱼和肉,这样紧迫的情况,还要向人家告辞干什么呢?例2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史记o屈原贾生列传》)译文:使自己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像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环境。

例1用"刀俎"和"鱼肉"比喻对方和自己,将两种对比强烈的不同地位和危急的形势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例2用"污泥"和"浊秽(环境)"比喻邪恶的势力,用"蝉蜕"比喻自己的洁身自好,比喻具体形象,句子通俗易懂,屈原的周遭环境和他的人生态度在比喻句中有了清晰的交代。

(二)夸张夸张,主要是通过形象的语言,把被描写的事物加以艺术地夸大或缩小,给人以比较强烈的感觉,从而增强句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例1人固有一死,或重与泰山,或轻于鸿毛。

译文:人本来就免不了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要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要轻。例2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译文:秦国便有了剩余的精力,乘对方的困敝而制服他们,在战场上追逐逃走的败兵,杀得敌人流下无数的尸体,血流成河,可以漂浮盾牌。例1用"泰山"和"鸿毛"来比轻重,将死的价值夸大和缩小,夸大和缩小中表明了作者爱憎分明的态度和泾渭分明的价值取向。

例2用"百万"的"伏尸"和血流成河可以漂浮盾牌来形容战争的残酷,夸大的描述中刻画了秦国的强大和残忍,以及其他国家的弱小和惨败。(三)借代借本体的特征或标志来代替本体;借本体的所属或所在来代替本体;借事物的全部来代替属于局部的本体或借局部来代替整体等修辞方法,均为借代。

借代的主要目的是给人一种具体可感的形象,引发读者的形象思维。例1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木兰诗》)译文:希望能骑着千里马,快马加鞭送我回故乡。例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译文:两岸青山在眼前相对出现,一片白帆向红日轻捷飞来。例1中的"千里足"代替千里马,是局部代替整体。

例2中的"孤帆"代替扬着一片白帆的小船,是局部代替整体。(四)比拟比拟是拟人和拟物的合称,是一种将人拟作物,或将物拟作人的修辞方法。

这种修辞方法,有时给物以人的对话或语言,有时给人以物的动作或形态,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性。例10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姜夔《扬州慢》)译文:自从金兵南侵以后,就连荒废的池沼和古老的树木,也对战争表示厌恶。例1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译文:关在笼子里的鸟思恋以往的树林,养在池塘中的鱼思恋过去的深潭。例12雄兔脚朴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乐府诗集o木兰诗》)译文:雄兔的脚上毛蓬松,雌兔的眼睛眯成缝,两只兔子并排跑,怎么能辨别我是雌还是雄?例10的"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是把物当作人来描写,作者借"废池乔木"所表露的一个"厌"字,将对战争的憎恶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例11的"羁鸟恋"和"池鱼思"也是把物当作人来描写,"恋"和"思"是对自由的一种向往,作者借动物的人类思想化语言来表达的正是这种情感。例12"安能辨我是雄雌"是把人当作物来写,动物才讲雄雌,问"安能辨我是雄雌",显然是主人公用幽默的语言说明女扮男装是难以分辨的。

(五)设问有疑问就要问,有问就要答,有问有答就是设问。设问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自己设问自己回答,二是反面设问,正面回答。

例13然秦以区区之地……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过秦论》)译文:然而秦国以雍州小小的疆域……但是经不起陈涉振臂一挥就国破人亡,并被后人讥笑,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不行仁义,而使攻势和守势完全发生了变化的缘故啊。

例14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李斯《谏逐客书》)译文:敲打瓦罐,叩拍瓦缶,弹奏秦筝,拍着大腿打拍子……现在人们不听敲打瓦罐和叩拍瓦缶,而去欣赏郑国和卫国的音乐,不弹奏秦筝,而选择《韶》乐,这是因为什么呢?为的是听起来高兴,看起来舒服罢了。

例15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周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欧阳修《伶官传序》)译文:啊!国家盛衰的道理,虽然总强调说是天意,其实还不是决定于统治阶级的政策措施吗?追溯一下后唐庄宗是怎样建立起他的统治,又是怎样遭到失败的过程,就足以说明这个道理了。

例13是自己设问自己回答,意在引起读者的注意,以达到强调其结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目的。例14也是自己设问自己回答,先交代结果,后叙说原因,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例15则是用反面的问题来激发正面的答案,对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这种设问,有点像现代汉语的反问,不用回答。

4.高中语文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修辞手法:比喻:生动形象,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化繁冗为简洁.夸张:突出特征,强化感情;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拟人:化物为人,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具体形象.对偶: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章节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排比:结构紧凑,文章贯通;增强文章的气势,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反复:突出内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借代:生动活泼,使评议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说服力.双关:表达含蓄,语意丰富.对比、衬托(正衬和反衬):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突出作者的某种感情,深化文章的主题.表现手法: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心理、烘托人物形象、象征社会环境、烘托思想感情.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使表达更中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对比、衬托(正衬和反衬):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突出作者的某种感情,深化文章的主题.白描:用字简练,不加渲染和烘托,有简洁传神的表达效果.细节描写:突出事物的主要特点,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便于表达感情.抑扬:有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其作用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以小见大、侧面烘托、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等。

5.【修辞手法有哪几种】

常用修辞作用特点 1.比喻:比喻由三部分构成: 1、本体 2、喻体 3、比喻词(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类别特点本体比喻词喻体例句明喻甲像乙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出现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出现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借喻甲代乙不出现无出现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例句: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老舍《济南的冬天》 2.比拟: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1)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例句: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朱自清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 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朱自清(2)拟物: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例句 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例句 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2.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荷塘月色》朱自清)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类别特点例句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4.排比: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主要方式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答案补充 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7.设问: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答案补充 8.反问(激问、反诘、诘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和两种.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明引(直接引用)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暗引(间接引用)例句: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答案补充 10.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方法:①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②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③具体代抽象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④工具代本体.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ZBLOG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novlenk.com/14675.html

分享给朋友:

“局部代整体的修辞手法,局部代表整体的修辞手法叫什么” 的相关文章

每逢佳节倍思亲,将清冷和落寞写到了极致

每逢佳节倍思亲,将清冷和落寞写到了极致,一起来阅读精彩内容。其中包含着对兄弟聚少离多的深深怨艾和无奈。读后有一种伤感悲凉之意。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苏轼《西江月》在这中秋圆月之夜,谁能陪我共赏这美丽的月光呢?我只能端起酒杯,落寞地望向北方。借酒消愁,愁更愁,一个人的远方,没有期盼。也没有等...

最美池上时,在池上的古诗词里,遇见醉美的夏天

最美池上时,在池上的古诗词里,遇见醉美的夏天,一起来阅读精彩内容。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火热的夏天,人们常常绕步荷塘,感受夏天的清凉,尽享夏日之美。绿荫遍野,风暖昼长,横塘新荷,花丛蝶忙。在这繁花似锦的夏天里,让我们用心感受夏天的美好。最美池上时,在池上的古诗词里,遇见最美的夏天!池上二绝...

浊酒一杯家万里

浊酒一杯家万里,一起来阅读精彩内容。浊酒一杯家万里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家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不仅是我们的避风港,也是我们情感的归宿。而浊酒,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记忆。当家与浊酒相遇,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让我们在品味浊酒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情感。在中...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一起来阅读精彩内容。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代: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白天去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这首诗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中药材孜然

中药材孜然,一起来阅读精彩内容。孜然拼音Zī Rán别名马芹子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孜然芹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minum cyminum L.采收和储藏:5月果熟时,将植株收回,晒干,除去杂种,留取果实备用。原形态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20-40cm。全株(除果实外)光滑无毛。叶柄长...

中学语文,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原文赏析和重点分析

中学语文,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原文赏析和重点分析,一起来阅读精彩内容。理解主旨《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江南春天的壮丽画卷,由旅途景色生起乡思,表达了诗人羁旅愁怀、思念家乡的深情。写作特色1.寓情于景,景中含理。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颈联被明代胡应麟赞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时序匆匆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