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优美句子 > 正文内容

张孝祥成名作《念奴娇过洞庭》,写洞庭湖好的词之一

tyi456BNML4个月前 (01-21)优美句子25

张孝祥成名作《念奴娇过洞庭》,写洞庭湖最好的词之一,一起来阅读精彩内容。

南宋状元词人张孝祥,其成名作语句前后矛盾,读后莞尔

文/晏建怀

南宋状元张孝祥

南宋词人中,张孝祥不是最著名的一个,但他的词《念奴娇•过洞庭》则是非常著名的一首。

《念奴娇•过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笑,不知今夕何夕。

这是一首能让人反复咀嚼的词,一首能让人咀嚼到心酸、心痛的词。

上阙写景,洞庭八月,天高湖阔,青草、小舟、素月、银河,湖景通透,让人浑身清爽,妙不可言。

下阙抒情,回想自己坎坷际遇,屡遭贬谪,真是顾影自怜。好在有天、有湖、有星辰北斗、有不需要人吹牛拍马的万物,也算失落之后回馈的些许欣慰。好词!

念奴娇过洞庭

然而,有两句前后茅盾。开篇即点时间“近中秋”,最后却“不知今夕何夕”,这难道不是自相茅盾吗?

不过,这是可以理解的。上阙写景,写中秋的洞庭湖色,自然点明时间。下阙抒情,“不知今夕何夕”,此乃感叹人生,意思是自己虽然命途多舛,但下有长江,上有北斗,万物皆是宾客,如此天人合一的畅快情境下,还有什么不能忘怀的呢?失意可忘,时间更是不知今夕何夕了。

张孝祥,安徽和县人,出身于诗书之家,官宦之族,父亲张祁,任过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等职。绍兴二十四年(1154),张孝祥以殿试第一名的好成绩高中状元。

泛舟洞庭的张孝祥

在词坛上,他上承苏东坡,下起辛弃疾,也是豪放派词人。

张孝祥虽然状元出身,但官运不畅,屡次贬谪。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张孝祥在知静江府、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任上,被言官弹劾罢职,从桂林北归,途经洞庭湖,触景生情,喷薄而出,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

乾道六年(1170),张孝祥因病去世,年仅38岁,宋孝宗闻之,“用才不尽之叹”。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ZBLOG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novlenk.com/5071.html

分享给朋友:

“张孝祥成名作《念奴娇过洞庭》,写洞庭湖好的词之一” 的相关文章

做则必成!

做则必成!,一起来阅读精彩内容。近日,2023年“中银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工业网络智能控制与维护”赛项在包头职业技术学院隆重开赛,来自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76支参赛队的152名学生参加比赛。“工业网络智能控制与维护”赛项作为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新增赛...

最励志的诗词,送给不断努力向上的自己

最励志的诗词,送给不断努力向上的自己,一起来阅读精彩内容。 现代生活压力巨大, 心理往往很压抑, 所以很多人的朋友圈 整天被“心灵鸡汤”整版刷屏~ 其实很多诗词不仅饱含人生哲理, 而且充满了正能量! 如果生活在压抑环境中、 正不断努力向上的我们 能多读读这样的诗词, 一定会受益匪浅!1长风破浪会有时...

最浪漫的10句情话,撒狗粮表白必备

最浪漫的10句情话,撒狗粮表白必备,一起来阅读精彩内容。1、喜欢一个人是藏不住的,就算嘴上不说,眼睛也会说出来。2、你身上的味道最好闻,你笑起来的样子最好看,你陪着我的时候,我从没羡慕过任何人。3、恋爱这个东西 对方是你才有趣。4、有你的选择里,我都选你5、喜欢你,是一万次的心跳呼吸,也是一万次的低...

诸葛亮的《诫子书》赏析

诸葛亮的《诫子书》赏析,一起来阅读精彩内容。创作背景介绍  《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在《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澹泊”自守,“宁静”自处...

中药材兔儿伞

中药材兔儿伞,一起来阅读精彩内容。​兔儿伞拼音Tù ér Sǎn别名七里麻(《南京民间药草》),一把伞(《贵州民间药物》),南天扇、伞把草(《湖南药物志》),贴骨伞(《陕西中草药》),破阳伞、铁凉伞、雨伞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雨伞菜、帽头菜(《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龙头七(《陕西草药》)。出...

长征》,记红军之壮举,为千古之绝唱

长征》,记红军之壮举,为千古之绝唱,一起来阅读精彩内容。一九三五年十月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大渡桥横铁索寒•作品赏析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